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天香书阅 > 其它小说 > 农门团宠小福娘

农门团宠小福娘

忍肆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网文大咖“忍肆”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农门团宠小福娘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其它小苏兰苏承谦是文里的关键人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七月流农科院的试验田里依旧一片繁苏兰蹲在水稻育种小心翼翼地记录着最新培育的“籼粳杂交稻”的生长数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滴在脚下肥沃的黑土地作为农科院最年轻的实习她对这份与土地打交道的工作爱得深从育种到栽从病虫害防治到农产品加她总像块海绵似的拼命汲取知就连实验室的师兄师姐都戏称她是“长在田里的姑娘”。她不仅是农业高材更传承了外婆一手精美的苏绣技是名副...

主角:苏兰,苏承谦   更新:2025-11-07 13:39:3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七月流火,农科院的试验田里依旧一片繁忙。

苏兰蹲在水稻育种区,小心翼翼地记录着最新培育的“籼粳杂交稻”的生长数据,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脚下肥沃的黑土地上。

作为农科院最年轻的实习生,她对这份与土地打交道的工作爱得深沉,从育种到栽培,从病虫害防治到农产品加工,她总像块海绵似的拼命汲取知识,就连实验室的师兄师姐都戏称她是“长在田里的姑娘”。

她不仅是农业高材生,更传承了外婆一手精美的苏绣技艺,是名副其实的“农绣双修”。

这天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席卷了城市。

苏兰惦记着试验田里刚移栽的幼苗,抓起雨衣就往田里冲。

刚跑到育种大棚门口,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天际,精准地劈在大棚旁的高压电线上,飞溅的电火花瞬间燎到了她握着铁制大棚门栓的手上。

剧烈的麻痹感顺着手臂蔓延至全身,苏绣眼前一黑,失去意识前,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那些稻苗还没盖防雨膜……”再次恢复意识时,苏兰只觉得自己被裹在一片温暖的黑暗里,耳边是模糊的人声,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棉絮。

她想睁开眼睛,眼皮却重得像灌了铅;想抬手,西肢却软绵绵的毫无力气。

鼻尖萦绕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混杂着些许泥土的腥气,倒让她紧绷的神经放松了几分——这味道,像极了试验田雨后的气息。

“他娘,你听,娃动了!”

一个粗哑的男声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响起,“是不是醒了?”

紧接着,一个温柔带着产后虚弱的女声回应:“当家的,轻点声,别吓着娃。

这可是咱们盼了多少年才盼来的闺女啊!”

闺女?

苏兰心里咯噔一下。

她明明是个二十岁的姑娘,怎么成了“娃”?

还没等她理清思绪,就被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抱起,贴在一片柔软的怀抱里。

她终于费劲地睁开一条眼缝,模糊的视线里,是一张布满风霜却满眼慈爱的妇人脸庞,穿着一身灰扑扑的粗布衣裙,头发用一根木簪简单挽着。

“老婆子,咱家这是积德了!

往后,咱也是有孙女儿的人了!”

男声又起,话音刚落,一个头发花白、穿着靛蓝粗布褂子的老妇人就凑了过来,老妇人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笑成了一朵菊花,她嗔了苏老爷子一眼:“还用你说?

我早就去村头王婆那儿算过了,她说咱家阿禾是带着福气来的!”

这便是苏兰的奶奶,周老太。

周老太这辈子就盼着能有个孙女,三个孙子出生时她虽也高兴,但总觉得家里少了点女儿家的娇俏气。

如今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孙女,她比谁都上心,从陈氏怀孕起就天天去村头的土地庙烧香祈福,孩子出生后更是寸步不离地守着。

周围围了一圈人,个个穿着类似的粗布衣裳,脸上都带着难以言喻的喜悦。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捋着胡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好,好啊!

苏家三代单传,终于有了个女娃,这是祖宗显灵啊!”

这便是苏兰的爷爷苏老爷子,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庄稼好把式,偶尔也会上山打点野味,打打牙祭。

苏家三代单传,苏老爷子和周老太盼孙女盼了十几年,如今愿望成真。

“阿奶,我要抱妹妹!”

一个清脆的童声响起,紧接着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似乎有人挤了过来。

“你年纪小,力气不够,别摔着妹妹!”

周老太呵斥道,语气里却没有多少严厉。

这是苏家老三苏承泽。

她转头又对旁边一个身材高大的少年说:“承谦,去灶房把我温着的红糖水煮开,给你娘补补身子。”

被叫做承谦的少年立刻应声:“哎,阿奶!”

转身就往灶房跑,脚步轻快得很。

这是大哥苏承谦,十六岁的年纪己经能独当一面,地里的活计样样精通。

苏兰被这阵喧闹搅得有些烦躁,刚想发出点声音,就被妇人轻轻拍着后背安抚:“阿禾乖,不怕不怕,娘在呢。”

阿禾?

这是在叫她?

苏兰彻底懵了。

她转动着有限的视线,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

这是一间低矮的土坯房,屋顶是茅草铺的,墙角堆着一些农具,墙上挂着一串干辣椒和玉米棒子,处处透着古朴的农家气息。

这绝对不是她熟悉的农科院宿舍,更不是医院。

接下来的几天,苏兰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逐渐接受了这个荒诞的事实——她穿越了。

从二十一世纪的农科院实习生,变成了明朝宣德年间,江南苏州府下辖,清溪村苏家刚出生的幺女,苏念禾。

苏家在清溪村算不上富裕,但也算得上殷实。

父亲苏文彦是个勤恳本分的农夫,种着家里的几亩薄田;母亲陈氏温柔贤淑,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爷爷苏老爷子年轻时也是种地的好手,如今年纪大了,就帮着家里照看照看;奶奶周老太更是将家里的后勤打理得井井有条,对晚辈向来慈爱;最让苏兰意外的是,她还有三个哥哥。

大哥苏承谦己经十六岁,身材高大,皮肤是常年劳作晒出的小麦色,沉默寡言却心思细腻,每天干完活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来看妹妹,用粗糙的手指轻轻碰一碰她的小脸蛋,眼里满是珍视。

二哥苏承毅十二岁,是个清秀的少年,正在村里的私塾读书,据说是个读书的好料子。

他每次放学回来,都会坐在苏兰的摇篮边,轻声给她念三字经,虽然她一句也听不懂,但那温和的语调让她很是安心。

三哥苏承泽才八岁,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皮猴,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

起初他想抱妹妹,被苏文彦严厉制止后,就每天守在摇篮边,把自己攒的野果偷偷放在摇篮旁,还会给她讲村里的趣事,虽然大多是“张三叔家的鸡丢了李西爷家的狗下崽了”之类的琐事。

苏兰躺在铺着柔软稻草的摇篮里,感受着来自家人的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

前世她父母早逝,在孤儿院长大,从未体验过这样的家庭温暖。

如今,她有了疼她的父母,慈爱的爷爷,还有三个把她当宝贝的哥哥,或许,这样的穿越,也不是什么坏事。

周老太是照顾苏念禾最上心的人。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村后的山涧打最清澈的水,回来给苏念禾擦身;怕孩子冻着,她把自己陪嫁时的旧棉袄拆了,絮上新买的丝绵,给苏念禾做了件小巧的襁褓;陈氏奶水不足,她就每天去河里捞小鱼,熬成鱼汤给陈氏催奶,自己却一口都舍不得喝。

这天清晨,周老太抱着苏兰坐在门口的矮凳上晒太阳,手里拿着一把蒲扇轻轻扇着。

苏承谦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脸上带着疲惫,看到阿奶怀里的妹妹,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快步走过来:“阿奶,妹妹醒着吗?”

周老太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刚从田里回来,一身汗味,别熏着我孙女儿,先去洗把脸。”

苏承谦嘿嘿一笑,连忙跑去院子里的水井旁洗脸。

洗干净后,他才凑过来:“妹妹今天好像又胖了点。”

周老太笑着点头:“可不是嘛,吃得多睡得香,能不长肉吗?”

苏承谦伸出粗糙的手指,轻轻碰了碰苏兰的小拳头,苏兰看着他布满老茧的手,心里一阵酸涩。

十六岁的年纪,在现代正是坐在教室里读书的年纪,而他却要扛起家里的重担。

她伸出小小的手,轻轻抓住了苏承谦的手指。

“哎哟,这是认亲呢!”

周老太笑得合不拢嘴,“阿谦你看,妹妹抓你呢,知道你是她大哥!”

苏承谦黝黑的脸上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阿奶,我再去地里看看,傍晚争取多割点猪草回来。”

不远处,苏承毅挎着布包做的书包下学回来,看到这一幕,也快步跑了过来:“阿奶,大哥,妹妹醒了吗?

我给她带了私塾先生奖赏的糖糕。”

周老太接过糖糕,用干净的纸包好:“乖孙,先放着吧,等妹妹大点再给她吃。

快进屋歇会儿,奶奶给你留了红薯干。”

苏承泽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也跟着嚷嚷:“我也要看妹妹!

我今天摘了野草莓,给妹妹留着呢!”

躺在周老太的怀里,感受着来自家人的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

阳光透过树梢洒在他们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苏兰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既然老天爷让她重活一世,拥有了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她一定要用自己前世所学的知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不辜负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