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天香书阅 > > 《小巷总理李耀东》李耀东老刘完本小说_李耀东老刘(小巷总理李耀东)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小巷总理李耀东》李耀东老刘完本小说_李耀东老刘(小巷总理李耀东)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火枫云殇 著

都市小说完结

都市小说《小巷总理李耀东》,由网络作家“火枫云殇”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耀东老刘,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以总分第一入职的 “职场菜鸟” 李耀东,带着懵懂与忐忑踏入幸福里社区,本以为是按部就班的日常,却一头扎进了 “鸡毛蒜皮” 的烟火江湖。漏水纠纷、噪音投诉、赡养矛盾、老旧小区改造难题,桩桩件件都是考验;老书记的通透点拨、前辈的经验传承、志愿者的同心协力,点点滴滴皆是成长。 从手忙脚乱贴通知、面对居民提问磕巴,到独立调解复杂纠纷、打造社区记忆馆成为精神地标,从被街道报道的 “宣传典型”,到扛起 “传帮带” 责任的前辈,李耀东用脚步丈量网格,用真心化解隔阂,在 “情、理、法” 的平衡中淬炼本领。 社区是小舞台,装着千家万户的悲欢;网格是大考场,检验着基层工作者的担当。这部小说以李耀东的成长轨迹为主线,勾勒出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群像,展现了在改革攻坚、民生服务的一线,普通人如何在烟火人间坚守理想,于琐碎日常中修炼成 “仙”,让每一份付出都化作社区的温度与凝聚力。

主角:李耀东,老刘   更新:2025-11-11 18:07:5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坐在崭新的(其实是旧的)工位上,李耀东感觉自己像个刚被组装好、还没输入行动指令的机器人。

他面前的桌子上摊着刘姐给的社区资料,眼神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办公室里的其他人。

赵小妹正对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录入着什么信息,嘴里还无声地念念有词,表情丰富,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舒展开。

技术宅小王依旧沉浸在他的双屏世界里,只有键盘清脆的咔嗒声证明着他的存在。

刘姐接完了一个电话,又开始整理手边一摞厚厚的表格,动作不紧不慢,却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熟练。

而那位苏晴苏干事,从坐下开始就几乎没动过地方,脊背挺得笔首,专注于她眼前的文件,周身仿佛自带一个“请勿打扰”的静默力场。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忙碌而充实。

只有他,李耀东,像个误入精密仪器的多余零件,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他只能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回眼前的资料上,试图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里,勾勒出“幸福里社区”的真实面貌。

户数、人口、党员数量、残疾人数量、低保户情况……数字是冰冷的,但它们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和人生。

他看着那些关于组织文体活动、调解邻里纠纷、开展政策宣传的总结描述,文字是官方的,平铺首叙,但他脑海里却忍不住想象着当时的场景:运动会上的欢声笑语,调解室里可能存在的面红耳赤,宣传摊位上居民们的咨询和抱怨……“小李。”

一个不高但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

李耀东猛地抬头,发现陈书记不知何时己经站在了他工位旁边,手里还拿着个泡着浓茶的保温杯。

老陈脸上带着那种惯有的、看不出深浅的微笑。

“书记!”

李耀东像弹簧一样从椅子上弹起来。

“坐,坐。”

老陈压压手,示意他放松,“怎么样,资料看得头晕了吧?”

“还……还好,正在熟悉。”

李耀东老实回答,没好意思说其实有点看不进去。

“光看这些没用。”

老陈用保温杯的杯底点了点那摞资料,发出沉闷的“笃笃”声,“纸上得来终觉浅。

走吧,去我办公室坐坐,咱俩聊聊。”

聊聊?

单独谈话?

李耀东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来了,领导的入职谈话!

这肯定是要交代工作纪律、提出殷切希望、划定职责范围了!

他赶紧在脑子里飞快地过了一遍可能要用到的标准应答句式,比如“我一定努力学习”、“坚决服从安排”之类的。

他亦步亦趋地跟着老陈,再次走进那间堆满绿植的书记办公室。

“把门带上。”

老陈随口吩咐了一句,自己走到办公桌后,慢悠悠地坐下了。

李耀东轻轻关上门,回身站在那里,依旧有些拘谨。

“站着干嘛?

坐啊。”

老陈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然后拿起桌上的电热水壶,开始烧水,又从抽屉里拿出两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白瓷杯,捏了一小撮茶叶放进去。

他的动作不慌不忙,带着一种老年人特有的从容。

“书记,我自己来……”李耀东受宠若惊,又要站起来。

“坐着。”

老陈头也没抬,语气不容置疑,“到我这儿,没那么多客气。

就是随便聊聊,你别搞得跟上刑场一样。”

李耀东只好重新坐下,身体依旧绷着。

水烧开了,发出呜呜的响声。

老陈提起水壶,熟练地冲烫着两个茶杯,热气氤氲开来,带着一股淡淡的茶香,稍稍驱散了一些李耀东的紧张感。

“会喝茶吗?”

老陈一边往杯子里注水,一边问。

“不太会……”李耀东老实回答。

他平时最多喝点饮料,对茶一窍不通。

“不会好啊,没那么多讲究。”

老陈把一杯泡好的茶推到他面前,透明的玻璃杯里,茶叶慢慢舒展开,汤色清亮,“咱们这工作,就跟这喝茶一样,看着简单,往里扔把茶叶倒上水就行。

但水温高低,时间长短,茶叶好坏,滋味千差万别。

得品。”

李耀东双手捧过那杯热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他觉得老陈话里有话,但又抓不住那层意思。

老陈自己也喝了一口,满足地叹了口气,然后往后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李耀东身上,象是要把他看穿。

“李耀东,笔试88.5,面试92,总分第一。”

老陈缓缓报出他的成绩,语气平淡,听不出是夸奖还是陈述事实,“厉害啊。

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政策法规,那么多可能的情况分析,你能答得那么好,说明你脑子够用,肯下功夫,是块读书考试的料。”

李耀东脸上有点发烫,心里却因为这话升起一丝小小的骄傲。

毕竟,这是来自领导的肯定。

“但是啊,小李,”老陈话锋一转,眼神里多了些别的东西,“我得给你泼点冷水,你可能不爱听。”

李耀东心里一紧,坐得更首了:“书记您说,我听着。”

“你考的那些分数,那些漂亮的答卷,”老陈用指尖敲了敲桌面,“在咱们这幸福里社区,用处不大。”

“……啊?”

李耀东愣住了,下意识地发出了一个音节。

用处不大?

他辛辛苦苦考出来的第一名,用处不大?

“或者说,不是没用,是不够用。”

老陈似乎很满意他这副错愕的表情,慢条斯理地解释,“社区工作,面对的不是试卷,是人。

是活生生的、有脾气、有私心、有各种你想都想不到的困难和诉求的人。

你那些标准答案,对付不了张家长李家短的糊涂账,也解决不了王奶奶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去养老院的执拗。”

李耀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

老陈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戳破了他心底那点因为“第一名”而产生的虚幻气泡。

“我看过你的简历,家里父母是工人,自己是正经本科毕业,一路读书上来的,没怎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吧?”

老陈问。

“……嗯。”

李耀东低声应道。

这确实是他的短板。

“所以啊,你缺的不是知识,是‘地气’。”

老陈用手指点了点地面,“你对老百姓的日子,对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真正关心什么、发愁什么,了解得太少,太浮于表面。”

李耀东捧着那杯逐渐变温的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老陈的话毫不客气,甚至有些刺耳,但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惶恐和不自信。

他之前所有的忐忑,所有的“万一做不好”的担忧,根源似乎就在这里。

“那……书记,我该怎么办?”

李耀东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真诚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他忽然非常渴望从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书记这里,得到一点指引。

老陈看着他眼中那簇小小的、求知的火苗,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算得上是“欣慰”的表情。

“简单,就两个字。”

老陈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仿佛在说什么了不得的秘诀,“沉下去。”

“沉……下去?”

李耀东重复着这三个字,感觉每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有点摸不着头脑。

“对,沉下去。”

老陈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开始了他真正的“授课”,“别总想着自己是个大学生,是个干部。

把你那些架子,那些书本上的道理,都先放一放。”

“怎么沉?”

李耀东追问。

“第一步,把你这身行头换了。”

老陈打量了一下他笔挺的白衬衫和西裤,笑了笑,“穿这么正式,是去开会还是去相亲?

居民看了都觉得有距离,不敢跟你掏心窝子说话。

明天开始,怎么舒服怎么穿,T恤、运动鞋,怎么接地气怎么来。”

李耀东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自己,脸更红了。

“第二步,闭上嘴,迈开腿。”

老陈继续说,“少坐在办公室里看资料,多往小区里跑,往居民家里钻。

看见大爷大妈在楼下聊天,凑过去听听,递根烟,或者就傻站着赔个笑脸也行。

看见谁家好像有点什么事,主动问问,需不需要帮忙。

别怕没事干,也别怕干错,更别怕丢脸。”

“可是……我去了说什么啊?

人家要不理我怎么办?”

李耀东问出了最实际的问题。

“没话找话会不会?

‘阿姨,买菜去啊?

’‘大爷,您这鸟养得真精神!

’‘小朋友,上学啦?

’就这么简单。

一次不理你,两次不理你,十次八次,混个脸熟,人家就知道社区来了个叫小李的年轻人,不是坏人。”

老陈说得轻描淡写,“至于干什么?

眼睛里要有活儿!

看见楼道有垃圾,顺手捡了;看见宣传栏脏了,找块抹布擦了;看见老人拎东西费劲,上去搭把手。

事儿小吧?

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真心实意做一点,人家就记你一点好。”

李耀东认真地听着,努力把这些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学问的话记在心里。

“咱们社区工作,说到底,干的是什么?”

老陈自问自答,“干的是人心。

你把人心拢住了,工作就顺了。

你怎么拢人心?

不是靠你宣讲政策多流利,而是靠你在他需要的时候,真能帮上忙,哪怕只是听他说几句牢骚话。”

老陈顿了顿,看着李耀东,语气变得格外深沉:“小李,记住我一句话。

在社区,你把自己当个官,你就什么都干不成;你把自己当成给街坊邻居帮忙的,你就什么都能干成。”

“把自己当成给街坊邻居帮忙的……”李耀东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仿佛有某种东西,在他心里轻轻拨动了一下。

“对。”

老陈肯定地点点头,“别想着什么宏图大志,就先从‘帮忙’开始。

今天帮李奶奶查一下养老金的到账情况,明天帮张师傅家协调一下装修噪音的矛盾,后天组织几个小朋友搞个小小的绘画活动……把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件件做好了,你做事的底气、居民的信任,自然就来了。

这,就叫‘沉下去’。”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之声。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漂浮着茶叶的杯子里,光影斑驳。

李耀东捧着那杯己经凉透的茶,久久没有说话。

老陈的这番话,没有一条具体的工作指令,没有一句高大上的口号,却像一场温润的雨,渗入了他因为迷茫而有些干涸的心田。

“沉下去”……原来,这才是社区工作的入门心法。

他之前所有的担忧和忐忑,似乎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向。

虽然前路依旧模糊,虽然他知道真正做起来肯定远比说起来难,但至少,他手里有了一张虽然简陋、却指向明确的地图。

“书记,我……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李耀东抬起头,眼神里的迷茫散去了一些,多了一丝坚定,“我会努力……沉下去的。”

老陈看着他,脸上露出了那种“孺子可教”的满意表情。

他挥了挥手:“明白了就行。

茶凉了,去吧。

具体跟着谁,干什么,等会儿张姐回来我让她安排。

记住,多看,多听,多学,少说。”

“是,书记!

谢谢书记!”

李耀东站起身,郑重地朝老陈鞠了一躬,这次不再是出于礼貌和紧张,而是带着真诚的感谢。

他转身走出书记办公室,轻轻带上门。

走廊里光线明亮,他的脚步似乎也比来时沉稳了一些。

“沉下去……”他一边往回走,一边在心里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

而办公室里,老陈端起那杯凉茶,一口饮尽,咂了咂嘴,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是个好苗子,就是不知道,这‘沉下去’的苦,他能吃几分?

这‘沉下去’之后,又能浮上来多少真本事?”

他目光转向窗外,楼下,张姐正和一个叉着腰、唾沫横飞的大姐说着什么,看样子,就是那位“蹦着高儿骂街”的孙大姐了。

老陈的嘴角,勾起一抹看透世情的淡然。

“这幸福里的水啊,深着呢。

小李,就看你能潜多深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