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是被冻醒的。
最后一颗薄荷糖提供的热量,显然不足以对抗森林夜晚的寒意。
她蜷缩在火堆的余烬旁,感觉每一根骨头都在叫嚣着抗议。
天光微亮,浓雾如同乳白色的牛奶,流淌在林间,将一切都渲染得朦胧而不真实。
她挣扎着坐起身,第一个动作就是猛地扭头,望向昨夜传来异响的黑暗处。
那里只有几丛安静的、挂着露珠的怪异蕨类植物,在晨光中显得人畜无害。
“是错觉吗?
还是……”她不敢细想,但那种被凝视的感觉太过真实,让她如芒在背。
当务之急,是让火种延续下去。
她小心翼翼地添柴,吹气,看着微弱的火星再次引燃火焰,一颗心才稍稍落地。
有了稳定的火源,她才感觉自己的“文明人”身份勉强保住了一丝尊严。
她掏出那个己经空了的薄荷糖铁盒,舀了点溪水,架在火上烧。
看着铁盒里冒起的热气,她苦中作乐地嘀咕:“很好,林月同学,你的野外生存技能从‘钻木取火’升级到了‘容器烧水’。
按照这个速度,毕业前有望喝上开水。”
这略带自嘲的念头,反而让她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些。
她开始以一名研究生的严谨态度,规划今天的工作:“课题一:稳固性住所搭建。
课题二:可持续食物来源探索。
课题三:环境威胁评估……”喝完热水,身体暖和了许多。
她开始着手搭建一个真正的庇护所。
选址就在小溪附近一块略微凸起的干燥地面上,背靠一块巨大的岩石,至少能防御一个方向的威胁。
她看中了几根粗细合适的枯枝,作为主要支柱。
然而,徒手折断它们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她又是用脚踹,又是找石片砸,忙得满头大汗,进度却慢得可怜。
就在她和一根特别顽固的树枝较劲时,头顶的树冠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一只毛色银灰、尾巴蓬松得像个大刷子的松鼠蹲在枝头,两只前爪捧着一颗看起来就很坚硬的坚果,“咔嚓咔嚓”啃得正香。
它一边吃,一边用乌溜溜的小眼睛盯着林月,那眼神,在林月看来,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嘲讽。
“看什么看?”
林月没好气地对着松鼠挥了挥手中的树枝。
“你会搭房子吗?
有房产证吗?”
松鼠似乎听懂了挑衅,尾巴得意地甩了甩,把吃剩的果壳精准地扔到了林月脚边,然后“嗖”地一下跑没影了。
林月被气得笑了出来:“行,你厉害。
等我盖好了,这就是我的森林‘一线溪景房’,气死你。”
或许是这股莫名的“斗志”激发了潜能,她终于找到了诀窍,利用岩石的棱角和自己身体的重量,成功折断了需要的木材。
当她终于把几根主要支柱斜靠在岩石上,形成一个三角结构,并用柔韧的藤蔓捆绑固定时,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虽然这只是一个连顶棚都没有的框架,但这是她的第一份“不动产”。
庇护所初具雏形,饥饿感再次袭来。
光靠薄荷糖不是办法,她必须找到真正的食物。
她小心翼翼地探索着周边,重点观察鸟类和小型动物活动的痕迹。
很快,她发现了几丛低矮的灌木,上面结满了颜色鲜艳的浆果——有深紫色的,也有红得发亮的。
若是普通人,或许会忍不住首接采摘。
但林月的科研精神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颜色如此鲜艳,很有可能是植物进化出的警戒色,意味着可能存在生物碱或苷类毒素……”她没有贸然尝试,而是蹲下来仔细观察。
她发现,有些浆果有被鸟类啄食的痕迹,但仅限于深紫色的一种。
而那些红得诱人的,却完好无损。
“对照组和实验组很明显了。”
她自言自语,感觉自己像是在写一篇《关于XX森林可食用浆果的初步筛选报告》。
她谨慎地采摘了几颗深紫色的浆果,用溪水反复冲洗。
接下来是标准流程:撕开一点果肉,凑近闻了闻,没有刺激性气味;然后用手背的皮肤轻轻摩擦果汁,等待片刻,没有红肿或瘙痒;最后,她用舌尖极其轻微地碰了一下。
一股淡淡的、带着微涩的甜味在味蕾上化开。
等待了更长一段时间,确认口腔和喉咙没有任何麻木或不适感后,她才小心翼翼地吃了一整颗。
成功了!
虽然味道不算顶好,但足以补充能量和维生素。
她心情大好,甚至有余暇对着空气(或许是对着那只可能正在暗中观察的松鼠)炫耀了一下:“看见没?
这叫科学。
这叫严谨。
莽夫才首接往嘴里塞呢。”
解决了食物和住所的初步问题,林月的胆子稍微大了一些。
她决定扩大探索范围,沿着小溪向下游走一段,看看能否有更多发现。
走了大约十几分钟,溪流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潭,岸边是一片相对开阔的沙石地。
也正是在这里,她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痕迹。
那不是她的脚印。
那是一串足迹,比她的脚大得多,形状类似猫科动物,但尺寸惊人,几乎有她的两个手掌大。
足迹深深嵌入湿润的沙地,显示出主人拥有可观的体重和力量。
林月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昨晚的感觉,不是错觉!
她蹲下身,仔细研究这串足迹。
足迹很新,可能就在几个小时前留下的。
它在水潭边徘徊了一阵,然后消失在岸边的密林中。
更让她脊背发凉的是,在足迹旁边,她发现了一小撮银灰色的、柔软的毛发。
和早上那只“嘲讽松鼠”的毛色,一模一样。
一个清晰的画面在她脑中形成:一只巨大的、未知的掠食者,在凌晨时分于此饮水,并顺手……或者顺口,捕获了那只或许还在惦记着坚果的松鼠。
这不是玩笑,这不是游戏。
这片美丽的森林,时刻上演着弱肉强食的残酷戏码。
而她,林月,一个手无寸铁的现代人,很可能就处于这条食物链的最底端。
她紧张地环顾西周,浓雾尚未完全散去,周围的树林影影绰绰,仿佛每一片阴影后面,都隐藏着那双冰冷的眼睛。
她不再犹豫,立刻转身,沿着来路飞快地往回跑。
她现在无比渴望回到她那简陋的“一线溪景房”旁边,回到那堆能带来光明和温暖的火堆旁。
那个神秘的“他”,是这巨大足迹的主人吗?
还是另一个未知的存在?
他(或者它)留下这串足迹,是无意,还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