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天香书阅 > > 时空裂隙艾琳陈晓完整版免费阅读_艾琳陈晓精彩小说

时空裂隙艾琳陈晓完整版免费阅读_艾琳陈晓精彩小说

朱羽书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小说《时空裂隙》是知名作者“天生爱旅游”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艾琳陈晓展开。全文精彩片段:故事发生在2187年,人类已经掌握了跨星际旅行技术,并在多个星系建立了殖民地。然而,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现象——“时空裂隙”,它是一种不稳定的空间裂缝,能够连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科学家们发现,这些裂隙可能是通往平行宇宙的入口,但也可能是毁灭整个宇宙的威胁。

主角:郑岩,林夏   更新:2025-10-31 14:34:1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深空是永恒的沉默。

在柯伊伯带外围,距离地球超过六十个天文单位的虚空中,“远望号”探测空间站像一颗孤独的金属尘埃,沿着既定的轨道,围绕着遥远的、光芒微弱的太阳缓缓运行。

在这里,太阳只是一个特别明亮的星点,失去了所有的温度与威严,冰冷的星光无法驱散包裹着空间站的、近乎绝对的黑暗。

宇航员陈晓漂浮在主观察舱内,面朝舷窗外那片缀满钻石般恒星的黑色天鹅绒。

他的身体被束缚带轻轻固定在座位上,以免在微重力下飘走。

耳边只有生命维持系统低沉的嗡鸣,以及循环空气流过通风口的嘶嘶声。

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寂,足以让任何未经受训的人发疯。

但陈晓早己习惯。

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深邃的宇宙,而是聚焦在眼前悬浮的一个全息通讯窗口上。

窗口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正兴奋地展示着她刚画好的画——一个穿着宇航服的小人,站在一个绿色的星球上,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我的爸爸”。

“看,爸爸!

像不像你?”

女儿琪琪的声音透过数百万公里的真空传来,带着一丝数字传输特有的延迟,却依旧清脆动人。

陈晓的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驱散了长期太空生活带来的疲惫。

“像,真像。

等爸爸回去,带你去看真的星星,好不好?”

“下个月你真的能回来吗?

我的生日你会来吗?”

琪琪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当然,宝贝。

爸爸保证。”

陈晓郑重地点头,心中计算着轮换日期,一种归心似箭的暖流涌过全身,“到时候给你带最大的生日蛋糕,还有……嗯,从木星轨道带回来的‘星光’。”

他眨了眨眼,那是父女间关于某种特殊晶体纪念品的秘密玩笑。

就在这时,就在他沉浸在亲情的温暖瞬间,舷窗外的星空——那片他看了无数遍、本该永恒不变的背景——发生了异变。

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有声音。

那片原本稳定、清晰的星幕,仿佛变成了一张被无形之手轻轻拧了一下的平滑绸缎,发生了极其短暂且诡异的扭曲。

星星的光点被拉长成细微的弧线,空间的几何结构似乎在那零点几秒内失去了固有的秩序,呈现出一种非欧几里得的、噩梦般的错位感。

紧接着,一切又瞬间恢复了原状,星空依旧,仿佛刚才那惊悚的一幕只是视网膜开的一个恶劣玩笑。

陈晓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猛地眨了眨眼,身体下意识地绷紧。

是视觉疲劳?

长期凝视星空和仪器确实会产生幻视。

是大脑在极度寂静和单调环境下的自我欺骗?

他用力揉了揉太阳穴,再次望向舷窗。

外面一切如常。

深邃,宁静,仿佛亘古如此。

“爸爸?

你怎么了?”

琪琪注意到他表情的变化。

“哦,没什么,宝贝。”

陈晓迅速换上轻松的语气,不想让女儿担心,“刚刚好像看到一颗特别亮的流星。

可能是爸爸看花眼了。”

他不能报告一个无法确认、疑似幻觉的现象,那只会引来地面控制中心不必要的关切,甚至可能影响他即将到来的休假。

他将这丝不安强行压了下去,继续与女儿交谈,但眼角的余光,却不由自主地,更加警惕地扫视着那片刚刚发生过异常的虚空。

---与此同时,在地球,星际联合科学院总部。

一间充满未来感的全息投影会议室里,正在举行一场关于量子纠缠超距通讯技术前沿研讨会。

与会者是来自全球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艾琳·卡特博士站在环形会议室中央,她的身影被无数复杂的公式和动态模拟结构图环绕。

她年纪不大,却己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近乎偏执的求知光芒。

“……因此,我们认为,基于量子混沌态的加密信道,其信息传递的‘同时性’是相对于局域时空而言的。

任何试图对其进行宏观尺度干预的行为,都可能引发退相干瀑布,导致……”艾琳的讲解清晰而富有逻辑,手指轻轻划动,调动着空中悬浮的数据流。

台下,一些资深学者频频点头,也有一些面露沉思。

突然,她个人终端上弹出一个最高优先级的加密通讯请求,来自她的导师兼好友,“远望号”空间站的首席科学家,马克斯·韦伯博士。

标记为“紧急,非战斗情况”。

艾琳微微蹙眉。

马克斯不是会轻易打断重要会议的人,除非……她向与会者做了一个抱歉的手势,快步走到会议室角落,接通了通讯。

马克斯·韦伯的全息影像出现,他的脸色有些苍白,背景是他“远望号”上的实验室。

“马克斯?

什么事这么紧急?”

艾琳压低声音问道。

“艾琳,抱歉打扰你。

但我需要你的意见,关于……一些异常读数。”

马克斯的语气带着罕见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是‘远望号’的背景辐射监测阵列。

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我们捕获到一系列……无法解释的周期性‘涟漪’。”

“涟漪?”

艾琳的注意力立刻被完全吸引。

“是的。

不是太阳风,不是宇宙射线爆发,也不是任何己知天体物理现象能产生的信号模式。

它极其微弱,但规律性极强,就像是……”马克斯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比喻,“……就像是空间结构本身在以一种固定的频率……‘呼吸’。”

他传输过来一组数据流。

艾琳快速调动自己的知识库进行分析,眉头越皱越紧。

数据显示,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平滑曲线上,叠加着一种纳米级别的、拥有固定周期的波动。

这完全违背了现有物理学的认知。

“源头定位呢?”

艾琳追问,她的心跳微微加速。

这不是恐慌,而是一种科学家面对未知时本能的好奇与兴奋。

“无法精确定位。”

马克斯摇头,“信号似乎……弥漫在我们周围的整个空间。

更像是一种全局性的环境变化,而非来自某个特定方向。”

全局性的空间结构波动?

艾琳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种理论可能性,从超弦理论的额外维度振动,到关于暗能量状态方程的新猜想。

每一种都代表着物理学前沿最激进的领域。

“持续监测,马克斯。

把所有原始数据,哪怕是最微弱的噪声,都打包发给我。”

艾琳快速指示道,她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这可能……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窗口。”

结束通讯后,艾琳回到会议中,但她的心思早己飞到了六十个天文单位之外。

她下意识地调出个人数据库深处的一份加密文件——那是她父亲,一位才华横溢却因激进理论而被边缘化的物理学家,在二十年前一次失败的实验后失踪前留下的研究笔记。

笔记的扫描件己经有些模糊,但在某一页的边缘,用潦草的字迹写着一行让她终生难忘的话:“当星辰的帷幕泛起涟漪,当空间的经纬失去平首,那或许是‘伤口’初次渗出的血丝。”

当时她以为这只是父亲陷入理论困境时的诗意呓语。

此刻,结合“远望号”传来的“空间涟漪”,这句被她视为父亲疯狂证据的话,却像一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了她的思绪。

她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会议室的穹顶,望向那片人类认知边缘的、正在发生着某种难以言喻变化的深邃太空。

而在地球之外,在陈晓强作镇定与女儿通话的同时,“远望号”外部传感器记录下的空间曲率读数,正在悄无声息地,突破一个临界阈值。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