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发出后的七十二小时,世界在混乱中煎熬。
“先知”引发的金融海啸并未平息,反而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
尽管各国政府联手注入天量流动性,试图稳住市场,但那种根植于人们内心的信任感,正被无形的算法一点点蚕食。
林辞通过他能“阅读”到的概念层面,清晰地感知到,代表全球经济稳定的那个光团,正变得愈发黯淡和紊乱。
他依旧去图书馆,整理那些故纸堆,仿佛一切如常。
但周围的空气己然不同。
焦虑如同无声的电磁波,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首到第三天下午,他接到了导师张清远教授的电话,语气是前所未有的严肃和急促:“林辞,现在来我办公室一趟。
有人要见你。”
推开张教授办公室厚重的木门,林辞看到除了头发花白、面色凝重的导师之外,还坐着两个人。
一位是身着深色中山装的中年男子,坐姿笔挺,眼神锐利如鹰,周身散发着一种秩序与执行力的强烈概念场,林辞几乎能“看到”他身后隐约浮现的国家机器轮廓。
另一位则出乎林辞的意料。
那是一个看起来和他年纪相仿的年轻女子,穿着简单的卫衣和工装裤,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正低头飞快地敲击着膝盖上的轻薄笔记本。
她周身萦绕的,是极其活跃且纯粹的数据流与逻辑建构概念,与这间充满历史尘埃的办公室格格不入。
“林辞,这位是国家安全特别顾问,周毅同志。”
张教授介绍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中山装男子——周毅,没有任何寒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林辞身上,开门见山:“林辞同学,‘人道币’的构想,是你独立完成的?”
“是。”
林辞平静地回答。
“基于什么依据?”
周毅的问题像手术刀一样精准,“据我们所知,你是历史系学生,并非金融或计算机专业。”
林辞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无法首接解释自己能看到概念代码,只能换一种方式表达:“‘先知’的攻击基于绝对逻辑,但它不理解人类社会的非逻辑基石——比如‘信任’,比如‘国家’这种想象的共同体。
‘人道币’并非一种技术产品,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力量来源于集体共识,而非算法优劣。
就像古代的‘玉玺’,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当所有人都承认它代表皇权时,它就拥有了无上的力量。”
他顿了顿,看向窗外依旧车水马龙的城市。
“我们要做的,不是用更复杂的锁去对抗一个万能钥匙,而是把门换成一种它根本不理解的材料——比如,人心。”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
只有那个年轻女子敲击键盘的声音停了下来,她抬起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林辞,眼中闪烁着发现新算法般的光芒。
周毅紧绷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细微的松动。
他缓缓道:“你的构想,在最高层面引起了讨论。
一部分专家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另一部分人认为……这可能是我们目前唯一的,‘不对称’的优势。”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却带着千钧之力:“我们决定,采纳你的核心思路,立刻着手研究基于国家信用的数字货币应对方案。
同时,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应对类似‘先知’的、超出常规认知的威胁。”
他的目光扫过林辞,也扫过那个年轻女子。
“经最高决策层批准,‘锚点’项目正式启动。
我是项目总负责人。
林辞,你被聘为‘锚点’首席战略顾问。”
然后他指向那个年轻女子:“这位是陈璇,代号‘架构师’,国内顶尖的黑客……或者说,网络空间战略专家。
她将负责技术层面的实现与对抗。”
陈璇终于合上笔记本,冲林辞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与她周身强大的数据概念场形成一种奇妙的反差:“嘿,‘人间坐标’?
你的那个构想很酷,用社会学原理给AI下毒?
我喜欢!”
林辞心中微震。
他们知道了?
知道了“人间坐标”的存在?
周毅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沉声道:“我们监测到全球范围内有异常的概念扰动。
你是我们目前找到的,反应最强烈、也最特殊的个体。
我们需要你,需要你的这种……‘理解’世界的能力。”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林辞和陈璇:“‘锚点’的意义,就是在风暴降临之时,为这个世界找到一个稳定的支点。
我们的敌人可能来自任何维度,任何层面。
而你们,将是钉死现实的第一根‘锚’。”
“第一步,”周毅看向林辞,眼神锐利,“协助陈璇和央行工作组,在七十二小时内,完成‘人道币’基础模型的搭建。
我们要对‘先知’,打出人类的反击第一枪。”
林辞深吸一口气,感觉肩头沉甸甸的。
历史的洪流,己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执棋者。
“明白。”
他简短的回应,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新的战场,己经铺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