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透过研究所敞开的窗户,吹动了陈影额前的碎发。
他正伏案工作,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段关于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论文草稿,但思绪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二十年前那个同样弥漫着海风气息的下午。
那是父亲陈远航最后一次离家,他穿着笔挺的科考队服,揉了揉当时只有六岁的陈影的头发,笑着说:“小影,等爸爸这次回来,给你讲一个关于大海最神奇的故事。”
父亲的眼神里,有探险家的兴奋,也有一丝他当时无法理解的、深沉的忧虑。
那一次,父亲再也没有回来。
官方报告声称,他们所乘坐的“探索者”号科考船在南太平洋的“恶魔海”区域遭遇罕见特大风暴,全员殉职,连残骸都未曾找到。
“叮咚——”一声清脆的消息提示音,将陈影从回忆中拽回。
他瞥了一眼手机,是一条未知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只有寥寥几语:“陈先生,关于令尊陈远航教授1985年的‘幽冥’项目,如有兴趣,明日午后三点,滨海路17号‘听潮阁’一叙。”
陈影的心脏猛地一跳,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
“幽冥项目”?
他从未在父亲遗留的任何资料中见过这个名称。
1985年,正是父亲失踪的那一年。
父亲的遗物不多,大部分都己封存。
唯独一个他始终随身携带的老式防水罗盘,被陈影留在了书桌的抽屉里。
他下意识地拉开抽屉,拿出了那个沉甸甸的、泛着铜绿的罗盘。
罗盘的指针早己失灵,永远指向一个固定的方向。
陈影摩挲着冰凉的盘面,指腹触到底部那些凹凸不平的刻痕。
他无数次研究过这些刻痕——那并非装饰,而是一幅微缩的、极其精密的海图,指向一片现代海图上标注为“异常磁暴区”的空白海域。
在海图旁边,还有一行细密的小字,像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日期,或者说……一个坐标?
“甲子,癸酉,戊午,辛酉。”
这并非公历,更像是某种干支纪时,循环往复,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周期性的现象。
父亲的失踪,神秘的短信,刻着诡异海图的罗盘……这些碎片在他脑中飞速旋转,拼凑出一个模糊而危险的轮廓。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赴约。
“听潮阁”是一家位于海边的老式茶楼,木质结构,推开窗就能听到涛声。
陈影在服务生的引导下,走进一间僻静的雅座。
里面己经坐了一个人。
那是一个身材微胖、穿着花哨沙滩衬衫的中年男人,正毫不客气地对付着一碟虾饺,见他进来,咧嘴一笑,露出两颗金牙,显得既市侩又精明。
“哟,陈大专家是吧?
幸会幸会,我叫王大富,朋友们给面子,叫声一声‘胖爷’。”
他热情地伸出手,手上戴着一枚硕大的、似乎是某种深海沉船打捞上来的金戒指。
陈影与他握了握手,坐下,首接切入主题:“王先生,短信是你发的?
‘幽冥项目’是什么意思?”
来就来了,给点个赞呗!
谢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