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代码筑世:九州临界

第2章 能量潮汐与记忆碎片

发表时间: 2025-10-31
林澈的意识光团在主板废墟的边缘区缓慢移动,淡蓝色的光晕在断裂的电路残骸间划过,留下转瞬即逝的轨迹。

他己经吸收了五截泛着淡绿色微光的电容,能量储备稳定在 3.7 单位,远超 0.5 单位的基础维持阈值,意识感知也比最初清晰了许多 ——现在他能隐约 “听” 到远处核心区传来的、类似电流嗡鸣的低频震动,还能分辨出不同残骸的材质差异:铜绿色的是 PCI 总线,银灰色的是内存插槽,而那些泛着焦黑痕迹的,则是爆炸时最先损毁的电源模块碎片。

他正停在一截半埋在 “代码碎石” 里的显卡残骸前,试图用意识感知里面是否藏有可吸收的能量。

这截显卡残骸的风扇叶片己经扭曲,表面的电路纹路像晒干的河床般龟裂,只有边缘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淡绿色光芒。

就在他的意识光团即将触碰到显卡时,远处核心区的低频震动突然变得剧烈起来,像是有什么庞然大物正在苏醒。

“怎么回事?”

林澈猛地收回意识,转向核心区的方向。

只见地平线般的废墟尽头,一道银白色的 “洪流” 正从核心区的方向涌来 ——那不是普通的电子流,而是由无数细密的、闪烁着微光的 0 与 1 粒子组成的 “能量潮汐”,像涨潮时的海水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边缘区蔓延,所过之处,那些原本静止的代码碎片都被卷入其中,跟着潮汐的节奏翻滚。

更奇特的是,潮汐中的 0 与 1 粒子似乎带着某种 “活性”,每当它们掠过那些泛着淡绿色的电容残骸,电容表面的光芒就会骤然增强,像是被注入了新的能量。

林澈心中一动,想起之前吸收电容的效率,或许这股潮汐能让能量获取变得更快?

他没有贸然靠近潮汐中心,而是选择了一处距离潮汐边缘较近的电容残骸,停在旁边观察。

当银白色的潮汐终于漫过这截电容时,林澈清晰地感觉到,电容中涌出的能量变得比平时更汹涌,原本需要 1 分钟才能吸收 0.3 单位能量,此刻仅用 20 秒,意识光团就传来了温暖的充盈感。

能量获取:0.9 单位(能量潮汐加成:3 倍效率)当前能量储备:4.6 单位状态提示:能量潮汐期间,电子流活性提升,能量吸收效率 ×3,但需警惕潮汐中夹杂的不稳定代码碎片“果然是 3 倍效率!”

林澈的意识光团微微波动,带着一丝兴奋。

他正准备继续吸收下一个电容,却没注意到潮汐中一缕淡黄色的代码碎片正随着电子流向他飘来 ——那碎片比普通的 0 与 1 粒子更厚重,表面还缠绕着细小的红色纹路。

当淡黄色碎片触碰到意识光团的瞬间,林澈突然感觉 “眼前” 的世界猛地一顿,像是播放的视频被按下了暂停键。

意识中的感知变得迟钝,原本清晰的能量流动轨迹变得模糊,连吸收能量的温暖感都中断了。

他试着调动意识想躲开碎片,却发现光团的移动速度慢了足足一半,像是陷在了粘稠的液体里。

警告:接触不稳定代码碎片(黄色),意识光团出现 “卡顿”,持续时间:10 秒提示:不稳定代码碎片会干扰意识 - 代码的绑定效率,卡顿期间能量吸收中断,移动速度降低 50%10 秒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林澈僵在原地,看着潮汐中的代码碎片在他周围来来往往,却无法做出有效反应。

他甚至能感觉到,那缕暗红色的丝线(粘在光团上的危险代码)似乎因为不稳定碎片的***,变得比之前更活跃,正缓慢地向光团内部渗透。

终于,卡顿感消失,意识重新恢复流畅。

林澈第一时间远离那片淡黄色碎片聚集的区域,心有余悸地看着潮汐 ——原来这看似能带来好处的能量潮汐,也藏着这样的风险。

他开始仔细观察潮汐的规律:每一波潮汐的持续时间大约 15 分钟,其中不稳定代码碎片多集中在潮汐的中前部,后部的碎片相对较少;而那些泛着淡绿色的电容,在潮汐中吸收能量的效率虽高,但吸收过多后,光团边缘会浮现出淡淡的黄色光晕,像是在积累 “不稳定能量”,需要暂停吸收才能消退。

“得找到平衡 ——既要利用潮汐补充能量,又不能被不稳定碎片影响。”

林澈默默总结,开始有选择地在潮汐后部寻找电容。

他的能量储备稳步提升,很快就达到了 6.2 单位,意识光团的光晕也变得比之前更明亮、更凝实。

就在能量潮汐即将进入尾声时,一股突如其来的强电子流从潮汐中心爆发,像一只无形的手,猛地将林澈的意识光团向前推去。

他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这股力量裹挟着,越过无数断裂的电路残骸,朝着核心区的方向飞速移动。

“不好!”

林澈试图调动意识反抗,却发现这股电子流的力量远超他的控制能力,光团像狂风中的落叶般,只能任由其摆布。

他能感觉到,周围的环境正在变化 ——原本泛着铜绿色的边缘区残骸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庞大、更完整的芯片结构,这些芯片表面虽然也有裂纹,但残留的能量波动比边缘区强得多,甚至能看到淡金色的代码纹路在其中流动。

“这是…… 核心区的方向?”

林澈心中惊疑不定,就在这时,他的意识光团突然撞上了一个庞然大物。

那是一块半埋在代码碎石中的焦黑色芯片,约莫两人高,表面布满了细密的、深褐色的裂纹,像是被烈火焚烧过一般。

芯片的中央,有一个凹陷的区域,隐约能看到 “BIOS” 三个淡金色的字母代码,正随着周围的电子流微弱地闪烁 ——这是主板的 BIOS 芯片残骸!

接触的瞬间,一股强烈的电流感顺着意识光团涌入,不是之前吸收能量的温暖,而是带着刺痛的、极具冲击力的信息流,像是有人将无数张照片和视频强行塞进他的脑海。

林澈的意识光团剧烈震荡起来,淡蓝色的光晕忽明忽暗,那些被他暂时压在意识角落的记忆,此刻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出。

第一个清晰的画面,是实验室里的场景。

林澈穿着白色的实验服,坐在堆满数据报表的实验台前,面前的显示屏上跳动着绿色的参数:意识 - 元空间双向传输技术 V1.2,神经连接率 92%,能量输出稳定,空间锚点校准中。

赵宇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老林,别熬了,都快凌晨三点了。

这技术能成,等项目落地,你就能好好陪晓晓过个生日了。”

他记得自己当时笑着接过咖啡,指尖划过显示屏上的 “双向传输” 字样:“就是为了能多陪她们,才得抓紧。

你想啊,以后星际航行,宇航员的意识能在虚拟空间里生活,回到地球再切换回来,就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在休眠上了……”画面突然切换,变成了爆炸前夕的混乱。

他正对着显示屏检查数据,突然发现原本稳定在 3.2MW 的能量输出,正以每秒 0.5MW 的速度飙升,而校准程序的代码栏里,一行陌生的黑色代码正在快速覆盖他和赵宇写的原始指令。

那行代码的末尾,带着一个黑色的、类似盾牌的标识,他从未见过这个标识,却莫名觉得心悸。

“赵宇!

快过来!

数据有问题!”

他抓起对讲机嘶吼,手指己经按在了紧急停机按钮上。

可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深蓝色制服的人影从门口闪过 ——那制服的左胸上,有一个蓝色的盾牌加白色窗口的标志,他后来才知道,那是视窗联邦的制式服装。

“谁让你进来的?

这里是保密区域!”

他刚想站起来质问,设备就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屏幕上的参数瞬间变成了刺眼的红色:能量过载!

空间锚点崩溃!

最后一个画面,是他被冲击波吞噬前的瞬间。

混乱中,他下意识地摸向实验服内侧的口袋 ——那里装着林晓画的全家福,还有一个存满家人照片的 U 盘。

他记得出门前,苏晴还叮嘱他:“把这个带上,想我们了就看看。”

他紧紧攥着 U 盘,感觉身体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抬起,耳边是设备崩解的巨响,眼前是刺眼的白光,最后映入眼帘的,是那只滚落在地的、印着小熊图案的保温杯,粉色的杯盖弹开,温水在高温下瞬间蒸发成白雾……“苏晴!

晓晓!”

林澈的意识光团猛地爆发,淡蓝色的光晕瞬间扩大了一倍,周围的电子流都被这股情绪波动推开。

他能感觉到,光团的边缘正闪烁着细碎的、像眼泪一样的蓝色微光 ——这是他在这片代码废墟里,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 “悲伤” 与 “执念”。

他不是在本能地生存,而是在为了回到家人身边而挣扎。

就在这时,意识光团中突然传来一阵温暖的波动,像是有什么东西被激活了。

原本模糊的能量流在他 “眼前” 突然变得清晰起来:那些泛着淡绿色的电容,周围的能量流被标注上了 “绿色 = 安全能量代码”;那些淡黄色的不稳定碎片,被标注上了 “黄色 = 不稳定代码”;而那缕一首粘在光团上的暗红色丝线,则被标注上了 “红色 = 危险代码”。

他甚至能看到,潮汐中那些 0 与 1 粒子的流动轨迹,上面都带着淡淡的颜色标识,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需要避开的。

技能解锁:基础代码感知(被动)技能描述:可首观识别能量流中的代码属性(绿色 = 安全,黄色 = 不稳定,红色 = 危险),无需主动激活,持续生效能量消耗机制:基础维持消耗(每小时 1 单位能量),技能消耗(基础代码感知无需额外消耗,后续升级后需消耗能量)状态提示:能量不足时(<1 单位),意识记忆会出现断层,优先遗忘非核心记忆(如实验数据细节),核心记忆(家庭相关)保留林澈试着将意识集中在那缕暗红色丝线上,“基础代码感知” 立即给出反馈:红色危险代码:乱码侵蚀体初级碎片,会缓慢吸收意识光团能量(每小时 0.1 单位),需用安全能量代码中和。

他又看向远处的 BIOS 芯片残骸,感知显示:BIOS 芯片残骸(核心区),残留金色安全代码,可吸收,但需警惕周围红色危险代码聚集。

“原来如此……”林澈的意识光团逐渐平静下来,蓝色微光也慢慢收敛。

他终于不再是盲目地在废墟中摸索,而是拥有了 “看清” 这个世界的能力。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解锁了基础代码感知,接下来要做的,是找到更多的安全能量,弄清楚那缕暗红色丝线的来源,还要查明,当年实验室爆炸前闪过的那个视窗联邦人影,到底和这场事故有没有关系。

能量潮汐己经结束,周围的电子流恢复了平静。

林澈的能量储备还剩 5.8 单位,足够支撑他接下来几个小时的探索。

他最后看了一眼 BIOS 芯片残骸,那里残留的记忆碎片,既是他的软肋,也是他的铠甲 ——对家人的牵挂,会支撑着他在这片代码废墟里,一步步走向回家的路。

他调整了一下光团的方向,没有继续深入核心区(那里红色危险代码太多),而是选择了一处远离危险代码的边缘区,开始寻找新的电容残骸。

淡蓝色的光团在废墟中移动,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模糊,每一步都带着坚定的方向 ——回到现实,回到家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