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紫宸劫:江湖

第3章 龙虎风云,紫宸初显

发表时间: 2025-11-09
龙虎山紫霄宫的晨雾尚未散尽,檐角的铜铃在山风中轻轻摇曳,带着几分出尘的静谧。

但这份静谧之下,却暗流涌动。

苏墨师徒随清虚道长步入宫中,只见三清殿外的丹陛之上,一位身着八卦紫袍的老者正盘膝而坐,正是龙虎山现任掌教张天师。

他双目微阖,仿佛入定,周身却萦绕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气场,让苏墨这等江湖好手都不禁心生敬畏。

“藏锋阁的后生,终于来了。”

张天师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如古井,仿佛能看透人心,“三百年了,这青铜鞘再次现世,果然还是搅起了滔天巨浪。”

苏墨躬身行礼:“晚辈苏墨,奉师门之命护送鞘身,途中遇袭,迫不得己叨扰仙山,还请天师恕罪。”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物件,正是那截青铜剑鞘。

剑鞘甫一出现,殿外的晨雾似乎都凝滞了几分,鞘身的云纹在晨光下流转,隐约有微光闪烁。

张天师的目光落在剑鞘上,眼神复杂:“定唐剑鞘……当年太宗皇帝以此剑定天下,藏锋阁却将鞘身隐匿,莫非早就料到今日之变?”

苏墨道:“师门先辈曾言,紫宸诀虽能安邦,亦能乱国,若遇明主可辅,若逢枭雄则必成祸根。

赵匡胤此人雄才大略,却也野心勃勃,晚辈不敢将鞘身交予他手。”

“你倒是看得透彻。”

张天师抚须轻叹,“只是你可知,这剑鞘不仅藏着紫宸诀,还与一桩三百年前的秘辛有关?”

苏墨一怔:“晚辈不知,请天师示下。”

张天师望向殿外的云海,缓缓道来:“隋末乱世,群雄并起,藏锋阁初代阁主曾助太宗皇帝起事。

当时不仅铸了定唐剑,还以山河社稷为引,在剑鞘中刻下了‘龙脉图’。

此图标注着天下七十二处龙脉节点,若能掌控这些节点,便可借天地气运加持,紫宸诀的威力也能倍增。”

“龙脉图?”

苏墨心头剧震。

他只知紫宸诀关乎权术武学,却不知还有如此惊天秘密。

若此事传开,恐怕整个天下都会为之疯狂。

就在这时,清虚道长匆匆闯入,脸色凝重:“师父,山下传来消息,宋军五千人马己封锁了龙虎山各条山道,为首的是开国大将石守信!”

张天师眉头微蹙:“石守信?

赵匡胤倒是舍得,竟派了自己的结义兄弟来。

他这是既想夺鞘,又不想与我龙虎山彻底撕破脸。”

苏墨沉声道:“天师,此事因我而起,晚辈不愿牵连仙山。

不如我即刻带鞘身离开,引开宋军?”

张天师摇头:“你此刻下山,无异于自投罗网。

石守信不仅带了军队,还请了‘天绝谷’的人相助。

那谷主‘毒手医仙’殷千柔,一手毒功出神入化,江湖上无人敢惹。”

秦风怒道:“赵匡胤刚登基就如此霸道,难道真以为江湖人好欺负?”

张天师道:“他不是欺负江湖人,是志在必得。

紫宸诀加龙脉图,足以让他的大宋根基永固。

只是……”他话锋一转,看向苏墨,“藏锋阁世代守护此物,必有克制之法吧?”

苏墨犹豫片刻,从怀中取出那枚云纹短尺:“晚辈手中的‘量天尺’,与青铜鞘本是一套,能暂时隐匿鞘身的气息。

只是天绝谷擅长追踪,恐怕也瞒不了太久。”

“够了。”

张天师站起身,“贫道虽避世,但也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赵匡胤今日能围龙虎山,明日就能踏平其他门派。

清虚,去请‘五行旗’的旗主们来议事。”

清虚道长领命而去。

苏墨不解:“五行旗?”

张天师道:“是我龙虎山暗中培养的护卫,金木水火土五旗,各有绝技。

寻常军队倒也不惧,只是那殷千柔……”他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半个时辰后,紫霄宫偏殿。

五行旗的五位旗主齐聚,个个气息沉稳,显然都是内家好手。

金旗主手持一对判官笔,木旗主擅使长鞭,水旗主腰间挂着葫芦,火旗主背负火箭筒(古代特制的发射火箭的装置),土旗主则是个身材魁梧的壮汉,手持铁锹。

“宋军在山下扎营,石守信按兵不动,显然是想逼我们主动交出人来。”

清虚道长指着沙盘分析,“西侧山道最险,由火旗驻守;东侧开阔,派土旗挖壕沟;南侧密林,木旗设伏;北侧悬崖,水旗布下迷阵;金旗随我守中宫。”

布置刚定,一名小道童慌张闯入:“师父,山下有人送来一封信,说是给苏先生的。”

苏墨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信上只有八个字:“影阁再现,藏锋阁危。”

“影阁?”

秦风惊道,“他们不是后周的杀手组织吗?

赵匡胤登基后,影阁应该己经解散了才对。”

张天师沉声道:“看来影阁并未解散,反而成了赵匡胤的秘密武器。

他们说藏锋阁危,难道……”苏墨的心沉到了谷底:“师门在雁门关外的旧址,恐怕己被发现。”

藏锋阁的传人遍布天下,但核心典籍和长老都在旧址,若是被袭,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有人去报信。”

苏墨目光坚定,“天师,晚辈恳请借一条路下山,前往雁门关。”

张天师看着他,良久才道:“你若走了,青铜鞘怎么办?”

“鞘身暂留仙山,晚辈相信天师能护它周全。”

苏墨将剑鞘递给张天师,“量天尺我带走,只要两者不远,仍能隐匿气息。”

张天师接过剑鞘,入手冰凉,仿佛握着一块烫手山芋:“好。

清虚,你带金旗护送苏先生从密道下山,务必送到雁门关。”

他顿了顿,又道,“告诉石守信,就说苏墨己经离开,剑鞘也被他带走了。”

清虚道长一怔:“师父,这是……调虎离山。”

张天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要让他以为剑鞘不在龙虎山,先解了眼前之围再说。”

当日午后,龙虎山南侧突然燃起浓烟,木旗与宋军发生激战。

石守信闻讯,立刻调兵遣将,前往支援。

就在此时,紫霄宫后山的密道中,苏墨、秦风和清虚道长带着十名金旗卫士,悄然潜出,一路向北疾行。

密道出口外,是一片茂密的竹林。

苏墨回头看向龙虎山方向,心中默念:“天师,多保重。”

他知道,自己这一走,龙虎山就要独自面对宋军和天绝谷的压力,而前方的雁门关,更是前途未卜。

竹林深处,一道黑影悄然浮现,看着苏墨等人远去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消失在林中。

他腰间的令牌,刻着一个“影”字。

与此同时,龙虎山山下的宋军营帐。

石守信正看着手中的密报,眉头紧锁。

报信的影阁杀手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

“你说苏墨带着剑鞘从密道跑了?

往雁门关去了?”

石守信沉声问道。

“是,属下亲眼所见,还有龙虎山的清虚道长护送。”

杀手答道。

石守信沉吟片刻,对身旁的副将道:“传令下去,留一千人监视龙虎山,其余人马随我北上,追苏墨!”

副将犹豫道:“将军,万一这是调虎离山计呢?”

石守信冷笑:“就算是计,我也得去。

那剑鞘和紫宸诀,陛下势在必得。

至于龙虎山……”他看向帐外,“有殷谷主在,张天师翻不出什么浪花。”

帐外,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静静停放,车帘紧闭,隐约能闻到一股奇异的香气。

车中,一位身着紫衣的女子正把玩着一枚毒针,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正是天绝谷主,殷千柔。

“苏墨……藏锋阁……”她喃喃自语,“紫宸诀的秘密,我也很感兴趣呢。”

北风渐起,吹向雁门关的方向。

苏墨师徒不知道,他们身后不仅有石守信的大军,还有影阁的杀手、天绝谷的毒物,以及更多闻风而来的江湖势力。

而藏锋阁的旧址,此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雁门关外,朔风凛冽,黄沙漫天。

藏锋阁的隐秘据点,一座看似普通的古堡,此刻己被团团围住。

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黑色披风的男子,面容冷峻,手中握着一柄造型奇特的弯刀。

“藏锋阁的人听着,交出紫宸诀和龙脉图,饶你们不死!”

男子的声音在风沙中回荡,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古堡的大门紧闭,城楼上,一位白发老者手持长弓,正是藏锋阁的长老之一,“穿云箭”卫渊。

他望着城下的人马,眼中满是决绝:“想要阁中秘宝,先踏过老夫的尸体!”

一场关乎藏锋阁存亡的血战,即将在这雁门关外的黄沙中拉开序幕。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墨,正快马加鞭,试图赶在一切无法挽回之前,回到师门的身边。

江湖与江山的博弈,因这青铜剑鞘和紫宸诀,愈发激烈,也愈发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