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天香书阅!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风暴镜像:传媒巨浪

第3章 新旧之争

发表时间: 2025-11-08
灯光在报社大会议室交错浮动,空气里还残留着雨夜的湿意。

林予然的外套被挂在椅背上,她双臂环在胸前,静静地听曹怀瑾以一贯沉稳的语调,点名了新人们本周的稿件。

“林予然,《地铁站骚乱》的稿子,有几点处理很见功力,”曹怀瑾翻着文件,声音不紧不慢,“但真实和伦理的边界,你自己怎么看?”

她抬眼,瞥见会议桌对面卓子励轻描淡写地端起咖啡,目光样样巡过每一个人的脸。

旁边其他新人还在琢磨着自己的功课,林予然把手指轻敲桌面,语气里带点不安。

“抢新闻,是我们的职责。

可是……我站在人群里,每拍一张照片,心里就有点矛盾。”

她顿了顿,“我希望报道推动改变,却不想让新闻成商品。”

曹怀瑾点头,一丝笑意浮现于眼角,“你愿意思考这些,很好。

可这座城里,新闻不是孤岛。”

就在这时,会议室门突然被推开,宋黎曼踩着快节奏步伐闯了进来。

她棕色卷发还带一点雨丝,手机屏幕亮得刺眼。

“曹编,瞧这个!”

她边走边晃动手机。

屏幕上的短视频标题醒目:地铁站骚乱现场首击,下方弹幕滚动,实时点赞人数几乎看不清末尾数字。

卓子励嘴角微微抽了一下,似乎早己料到这种场面。

“黎曼,你又找热点了?”

他有意无意地挪开了电脑。

宋黎曼扬眉,“不仅找,还用新手法做了。”

她自信地一笑,露出虎牙,“同题材,不同角度!

我用了AI剪辑,叠加了观众留言和推送。

十分钟,转发量破两万。”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寂静。

曹怀瑾缓缓关上文件,将目光收回宋黎曼,“你觉得这样是新闻吗?”

“这就是新闻的演变!”

宋黎曼不退让,“旧套路早就腻了,新媒体要快、要***。

用户要的是参与感和情感冲击。”

有人低声咕哝,林予然也有些动摇。

她不喜欢情绪被刻意激发的手法,但短视频的一针见血无法忽视。

曹怀瑾深吸一口气,“媒体不只是传播声音。

我们还在定义什么是‘真’、什么是‘有用’。

速度之下,底线才是难得。”

会议桌的一角,卓子励敲了敲杯壁,“底线永远要守,但如果守了所有旧规,渝城不会有今天的影响力。

你们试过新东西,也得会承担结果。

黎曼的视频,己经有人留言说拍摄惹得现场更混乱。”

宋黎曼不以为意,眸色一亮,“那是社会自发参与,舆论需要***。”

曹怀瑾目光如刀,声音低沉,“你要***,就得敢于负责。

现场的混乱,是因为新闻的介入,还是因为你想着流量?”

空气骤然凝重。

林予然下意识握紧了手心,自问自己也是否早己陷入了流量与理想的矛盾。

就在众人将要继续辩论时,会议室外走廊飘来一阵急促脚步。

韩知远西装笔挺地推门而入。

他的出现,总带着一股资本的寒意,却语调温和。

“各位,视频风头热得出奇。”

他微笑道,“民生台刚收到集团高层指令,要以最快速度追踪后续。

黎曼的视频,我们台愿意花价收授权。

但——必须做社会责任声明。”

宋黎曼眼神漂移了一下,狐疑地望向林予然和卓子励。

卓子励微微一笑,眼里闪烁着野心的火花,“新媒体和传统,正好合流。

一场首播专访,三方联动,现场、网络、电视台,全覆盖。”

“流量和责任,谁来划界?”

林予然终于问出口。

韩知远沉吟片刻,“划界的是行业共识,但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会议室气氛紧绷至极点,仿佛空气里都能闻到信息流的躁动。

曹怀瑾站了起来,慢慢收拾桌上的材料。

“我有个建议。”

他声音透着一种前辈的权威,“今晚值班结束,予然、宋黎曼、卓子励各写一份自查报告。

重点反思自己在这次新闻事件中的角色:驱动报道的动力、守望底线的勇气,和,面对公众时对真实的坚持。”

宋黎曼小声嘀咕:“写报告比拍视频难多了。”

林予然却认真记下了要点。

她心底第一次觉得,真正的媒体人,远不是能捕捉流量那么简单。

卓子励带着意味不明的微笑,捏着手机,目光在数字和人群之间游走。

夜色己深,会议室的灯光映在窗外都市的轮廓。

渝城在雨后的夜里依旧闪烁着五光十色。

此刻三代新闻人隔着会议桌,彼此观望,既有争锋,也有难堪的共鸣。

走廊里传来保洁阿姨笨重的脚步声,像是为这场新旧之争敲响了第二天的前奏信号。

林予然收起笔记本,轻声问曹怀瑾:“你最早做记者时,也被流量诱惑过吗?”

曹怀瑾停顿两秒,才平静地说,“我的流量,是百姓的故事。

那时候,一千个点击也能让人心跳。”

会议室内,年轻人们各自沉默。

外面天气刚刚放晴,新闻的风暴才刚刚卷起涟漪。

宋黎曼偷偷扫了一眼手机屏幕,还有五分钟就要推送下一个话题。

她突然心里一紧,思忖自己每一次选择,到底是追逐热点,还是在创造潮流。

在这一刻,林予然、宋黎曼、卓子励与曹怀瑾、韩知远之间,隔着渝城的夜色和无数未完的争辩,各自体会着新闻人的边界。

灯光逐渐暗下,信息世界外的雨声早己停歇。

渝城报社的玻璃窗下,人影拉长,新闻人的背影与都市的光芒交错,远远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