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大会结束后,新警们被分配到各个部门进行初步的岗位熟悉。
陈默被分到了刑侦支队一大队,一个充斥着咖啡、烟草和淡淡消毒水气味的地方。
办公室里电话***、键盘敲击声和警员们的讨论声交织,忙碌而充满活力。
陈默如同一个最谦逊好学的学生,默默跟在老警员身后,帮忙整理卷宗、端茶倒水,眼神却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角落,耳朵捕捉着每一段可能有用的对话。
他需要尽快熟悉环境,融入其中。
前世五年的牢狱生涯,磨掉了他身上的棱角和天真,却淬炼出远超同龄人的沉稳、隐忍和对人性阴暗面的洞察。
他知道,在这里,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引起周炳坤或其眼线的注意。
几天下来,他凭借扎实的警校基本功和远超常人的细致观察力,己经能帮上一些小忙,比如快速从凌乱的证物照片中找出细微的关联,或者从冗长的询问笔录里提炼出关键矛盾点。
他的“低调”和“偶尔的灵光一闪”,开始让一些老警员对他这个新人刮目相看。
然而,平静很快被打破。
这天下午,警铃尖锐响起,打破了办公室的相对宁静。
指挥中心传来紧急通报:城西“蓝湾”公寓发生命案,死者状况异常,要求刑侦支队立刻出现场。
带队的副大队长李振涛点了几个人的名,目光扫过陈默时,略微停顿了一下:“陈默,你也跟着去,学习一下。”
“是!”
陈默立刻起身,心中却是一动。
城西“蓝湾”公寓?
他隐约记得,前世似乎也发生过一起类似的命案,当时因为案件离奇,线索稀少,最终成了悬案。
难道就是这一次?
警车呼啸着穿过城市。
到达现场时,公寓楼下己经拉起了警戒线,周围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居民,议论纷纷。
案发现场在六楼的一个单元。
一进门,一股混合着血腥和某种难以言喻的、类似檀香焚烧过的怪异气味扑面而来。
死者是一名年轻女性,名叫苏晓雯,自由职业者。
她被发现时,仰面躺在客厅中央,身下用某种暗红色的、粘稠的液体绘制了一个复杂的、令人不安的扭曲图案,图案的中心,正是她的尸体。
她的死状极为诡异——全身无任何明显外伤,甚至连挣扎的痕迹都很少,但脸色呈现出一种极不自然的青灰色,双目圆睁,瞳孔放大到极致,仿佛在临死前看到了某种无法理解的极致恐怖。
她的嘴角,却诡异地向上弯起,凝固着一个僵硬而诡异的微笑。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她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手中紧紧攥着一块破碎的、染血的镜片。
而在她周围的墙壁上,用同样的暗红色液体,写满了密密麻麻、无法辨认的扭曲符号。
“保护现场!
法医,痕检,动作快!”
李振涛眉头紧锁,经验告诉他,这案子绝不简单。
陈默跟在老警员身后,戴上手套鞋套,小心翼翼地观察着。
现场的诡异氛围让他脊背发凉,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区域性记忆回溯,聚焦本案发现场,时间范围,死者死亡前后。”
指令发出的瞬间,比之前几次都要强烈的眩晕感和信息洪流冲击着他的大脑!
破碎的画面争先恐后地涌现:……深夜,苏晓雯独自在客厅里焦躁地踱步,不时惊恐地看向窗户和门口,仿佛在躲避什么…………她接到一个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冰冷扭曲的电子音:“……仪式……时候到了……归宿……”……她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操控,眼神变得空洞而狂热,开始用不知从哪里来的暗红色液体(系统反馈:混合了朱砂、某种动物血液及……死者自身的少量血液?
)在地上绘制那个诡异的图案…………绘制完成后,她拿起一面小镜子,口中念念有词,然后猛地将镜子摔碎,捡起一块碎片,脸上露出那种混合着极致恐惧和诡异满足的笑容,随即倒地……回溯画面到此戛然而止,巨大的信息量让陈默脸色微微发白,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怎么了,小陈?
不舒服?”
旁边一个老警员注意到他的异常,“第一次出现场都这样,适应一下就好。”
“没……没事,王哥。”
陈默勉强笑了笑,深吸几口气平复翻腾的气血。
他得到的信息远超现场勘查所能及!
这不是普通的凶杀,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带着邪教仪式感的精神控制或胁迫***!
那个电话是关键!
“李队,”痕检的同事报告,“现场除了死者的脚印和指纹,没有发现任何外来者的痕迹。
门窗完好,没有强行闯入的迹象。”
法医初步检查后也面露难色:“体表无外伤,无捆绑束缚痕迹,初步判断……死因可能是急性心脏衰竭或过度惊吓导致的猝死。
但……这表情和现场,太反常了。”
急性心脏衰竭?
猝死?
陈默心中冷笑。
系统回溯到的那个神秘电话和死者***控般的行为,首接推翻了这种看似“合理”的结论。
他知道,如果按照常规调查方向,这个案子很可能又会像前世一样,走入死胡同。
他不能藏拙!
至少在这个案子上不能!
他需要展现价值,需要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调查权限,才能更快地接触到与周炳坤相关的核心线索。
而这个离奇案件,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仔细观察着地面那个暗红色的图案,以及墙上的符号。
这些符号扭曲而陌生,但其中几个关键的节点和结构,却隐隐与他回溯周炳坤记忆时,看到的那个鹰头戒指男人袖口上一个不起眼的纹饰,有几分神似!
是巧合吗?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走到李振涛身边,语气谨慎但清晰地开口:“李队,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李振涛正为案件毫无头绪而烦躁,闻言看了他一眼:“说。”
“死者手中的镜片,以及墙上的这些符号,我好像在……一些关于古代巫术和符号学的冷门资料里看到过类似的记载。”
陈默斟酌着用词,将系统的发现转化为合理的“知识储备”,“这看起来不像随意的涂鸦,更像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安抚’或‘献祭’仪式。
而且,死者临死前的状态,很像是受到了极度的精神控制或暗示。”
他顿了顿,指向那个图案中心:“特别是这个核心符号,在一些隐秘的教派里,据说象征着‘窥视’与‘灵魂的通道’。
结合她手中的镜片……我怀疑,死者可能在死前,通过某种方式,‘看到’或者‘接触’到了施害者想要她看到的东西,导致了极致的恐惧和最终的死亡。”
李振涛和周围几个老警员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一个新人,能联想到这些偏门知识,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这很不寻常。
“你的意思是……这不是***,而是他杀?
利用心理暗示或者……更邪门的手段?”
李振涛眉头皱得更紧。
“很有可能。”
陈默肯定地点头,“而且,凶手很可能精通心理学和这些偏门符号学,甚至可能有组织背景。
我建议,重点排查死者的通讯记录,特别是近期接到的陌生或可疑电话,还有她的社交网络,寻找是否接触过类似的神秘学团体或个人。”
陈默的建议,为陷入僵局的调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虽然听起来有些玄乎,但结合现场又莫名契合的方向。
李振涛深深地看了陈默一眼,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的要敏锐和……知识渊博。
“按陈默说的,扩大排查范围!”
李振涛最终下令,“通讯记录、网络痕迹,重点查!
还有,把这些符号拍照,找局里合作的民俗专家或者大学相关领域的教授辨认一下!”
命令下达,专案组的调查方向开始调整。
而陈默,因为这次关键性的建议,不再仅仅是一个“跟着学习”的新人。
他被李振涛允许参与后续的部分调查工作。
在后续对苏晓雯通讯记录的筛查中,陈默“恰好”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经过多次转接的虚拟号码呼叫记录,时间点与他回溯中看到的接电话时间完全吻合!
这极大地佐证了他的推断。
虽然虚拟号码追踪困难,但这无疑是一条坚实的线索。
“蓝湾公寓仪式杀人案”因为其离奇恐怖的性质和初步展现出的“他杀”证据,迅速在市局内部引起了高度重视。
而新人陈默在此次案件初期表现出的“独特视角”和“敏锐洞察力”,也开始在刑侦支队内部小范围地传开。
陈默知道,这只是开始。
他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引起了注意,获得了初步的信任。
但他更清楚,这个案件背后可能隐约浮现的、与周炳坤关联的阴影,才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他站在办公室里,看着白板上逐渐增加的案件信息,眼神冷静而深邃。
他正在一步步往上爬,而脚下的每一步,都可能踩中隐藏的陷阱,或者,更接近那个他誓要摧毁的仇敌。